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学术竞争力,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教育厅于
2007
年开始启动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共建高校重点实验室
55
家、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5
家(分别见附件
1
)。
我校现在拥有
7
家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
2
家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为了搞好我校后续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建设工作,结合以往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要求,今提前部署申报有关的前期筹备工作。请有意申报的老师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申报准备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
、指导思想
紧紧结合国家及云南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学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破以传统学科分割为特征的科研管理与组织模式,以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综合学科为支撑,集成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2
、建设目标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高高校科技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申报省及国家层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做好前期的培育建设和条件准备。
二、申报及遴选的基本原则
1
、充分体现科技发展战略,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及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符合规划目标;有利于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2
、有完备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规划,充分体现领域的前沿性和学校学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标志性成果。
3
、具有良好的科研、人才队伍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条件基础,主体学科原则上为省部重点学科。
拟组建的工程研究中心要具有较为坚实的工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工作基础,具有一定的行业共性技术的影响力,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4
、具有高水平的研发队伍,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优秀研究(研发)群体,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学术氛围。
5
、具有良好科研实验条件,有集中的科研(研发)用房,有较为完备且较为先进的实验(研发)的仪器设备,有稳定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建设经费有保障。
6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原则参照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及《云南省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办法》(见附件
2
)。
三、材料上交要求
1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申报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者,请参考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见附件
1
),认真阅读《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办法》,按照有关要求编写《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格式见附件
3
)。
2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申报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者,请参考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现状(见附件
1
),认真阅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办法》,按照有关要求编写《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申请报告》(格式见附件
4
)。
请有意申报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者,及时与科技处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于
12
月
23
日
之前将《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或《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申请报告》(暂交一式一份)报送科技处。
联系人:张林艳
地
点:
映秋院
226
室
电
话:
6
503 1411 Email
:
zhangly@ynu.edu.cn
科技处
二○一三年十二月四日
附件1、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名单
附件
2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相关办法
附件
3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格式)
附件
4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申请报告》(格式)